踏溯台南

踏溯台南

文學院 通識教育課程

走尋老月津

路線介紹

  • 臺灣各地市鎮的形成多少與其周邊區域或港市貿易有關,臺南的鹽水就是其中一例。鹽水一地最早在地圖上被稱作大龜肉庄,可能與原住民族的聚居有關,至1717年的《諸羅縣誌》則始有明確記載為「鹹水港街,屬大奎壁莊,商賈輳集」,即可見鹽水在聚落發展上的區域角色。就地理空間而言,鹽水位處八掌溪與急水溪支流間之沖積平原,其市鎮有港道流經並與之相伴,港道略微彎曲,狀似新月,故雅稱月津、月港。其間,舟楫往來頻繁,繁華鼎盛,早期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說法。與此同時,鹽水也成為區域內孕育人才之地,清乾隆年間即設有「奎壁書院」,至日治時期地方仕紳亦曾組織「月津吟社」,延續漢學文化,反應出鹽水的文風鼎盛、人文薈萃。

    由鹽水的歷史發展而言,清領時期的「鹽水港」與福建沿海城市有貿易關係,其中以糖、絲綢、布料等為主要商品,19世紀中葉祀典大天后宮重修時,鹽水港郊商也有捐贊,除確立了區域中心的地位外,鹽水港在當時「臺灣府」尺度上也嶄露頭角,而其港鎮的角色正是其發展的重要內涵;日治時期在政策的推動下,臺灣資本家籌組「鹽水港製糖會社」,並於鹽水周邊的岸內庄開設新式製糖工場,至此過去港市的產業型態在政治、經濟、環境變遷中一轉為製糖業。儘管後見之明地發現,鹽水的區域角色逐漸由新營取代,但現今的鹽水,無論是建築、城鎮,或是蜂炮、文學等均有其社會文化意義與特殊性,展現了一個港鎮在歷史、社會變遷中的文化韌性,呈顯於常民生活、民俗活動,以及具體空間形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