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溯台南

踏溯台南

文學院 通識教育課程

西拉雅人的遷徙與定著

路線介紹

 

                                                                                                     

 

北頭洋文化園區

西拉雅平埔族蕭攏社。在明末清初時期,漢人大量入墾後,有些族人被漢化,有些族人遷徙番仔田、東山鄉吉貝耍。目前保留與蕭壠社人生活有關的遺蹟為荷蘭井、飛沙崙、飛番墓。

西元1942年,吳新榮在《臺灣文學雜誌》發表〈北頭平埔遺跡〉一文,描述佳里北頭洋地區阿立祖祀壺現象。日籍學者國分直一,隨著吳新榮前往北頭洋等地作祀壺調查,並在雜誌《民俗臺灣》陸續發表〈阿立祖巡禮記〉、〈祀壺之村〉等文描述西元1940年代臺南地區的西拉雅祀壺信仰。〈阿立祖巡禮記〉中,就有對當時北頭洋公廨留下文字及照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劉斌雄教授進行南部地區阿立祖信仰調查,為當時的西拉雅族留下相當豐富的田野資料。

北頭洋蕭壠社有關西拉雅文化(夜祭)曾消失過一百多年,但祭拜阿立祖一直持續著。北頭洋蕭壠社目前最大的公廨為立長宮,西元1955年建蓋,西元1967年整修,將具有西拉雅祭祀文化的向壺擺放在桌上供居民祭拜。門口的對聯「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醇酒念先住民」由吳新榮所撰。西元1998年,北頭洋重新復振西拉雅文化(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