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溯台南

踏溯台南

文學院 通識教育課程

流瀾小西腳

路線介紹

 

 

│小西腳與四安境北汕尾下大道良皇宮│

 

      「下大道」位於府城南邊,其名取自良皇宮主祀保生大帝吳真人,即「大道公」;與位於府城北邊的興濟宮「頂大道」對照。良皇宮鄰近於小西門附近的出海口,早年「南鯤鯓代天府千歲爺」遶境時,會乘船至小西門上岸。

      清朝臺灣府城十四座城門之中的小西門,是正城八門之中最晚修築的城門。第一代小西門建於清乾隆四十年(1775),為臺灣知府蔣元樞所建,原稱「清水門」,位於土墼埕之西。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府楊廷理主持的城池改建工程中,改在土墼埕之側築新小西門,就是現在所見到的小西門,又稱「靖波門」,取風平浪靜之意。由於鄰近港口,小西門一帶自清代以來為商業重鎮。1935年小西門跟大東門、大南門以「臺南城」的名義被臺灣總督府公告為史蹟。二次大戰後,由於臺南市政府打算拓寬逢甲路(今西門路一段)改善交通,加上小西門喪失文化資產資格,要拆除小西門。

      1970年,原臺灣府城小西門由其原有位置被拆遷至成大光復校區。小西門遷移到小東門段城垣位置處,城門到底要符合原本朝西的樣貌,或是維持城內城外關係?學者蔡侑樺表示:「最後採取下段門座維持東西向關係、上段城樓維持內外關係的方式重組小西門。如此使原本向西的門座繼續朝西,但出現城內、城外錯置之問題;原本向西向外的城樓則轉向朝東向外,維持城樓對外關係,與城座的關係卻已旋轉180度,成為今日小西門的樣貌。讀者或許曾耳聞成大將小西門組裝錯誤之笑話,筆者相對認為,目前的組裝方式應該是經過思考的。因一般大眾大概可以輕易地辨識城樓的內外關係,而不識門座之內外關係。是以僅將城樓轉向對外,維持門座方向,而使小西門門額得以繼續朝西,維持城門門額位於正確的方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