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溯台南

踏溯台南

文學院 通識教育課程

流瀾小西門

路線介紹

 

小西門圓環

府城城牆殘跡、成大小西門遷移與日治和國民政府時市區改正的變遷過程。

府前路與西門路路口

  小西門,是清朝臺灣府城十四座城門之中的小西門,是正城八門之中最晚修築的城門。第一代小西門建於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是臺灣知府蔣元樞所建,原稱清水門,位於土墼埕之西。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知府楊廷理主持的城池改建工程中,改在土墼埕之側築新小西門,就是現在所見到的小西門,曰靖波門,是風平浪靜的意思。由於鄰近港口,小西門一帶自清代以來就非常的繁榮,也是人們時常進出的城門。

  1935年小西門跟大東門、大南門一起以「臺南城」的名義被臺灣總督府公告為史蹟。

  二次大戰後,由於臺南市政府打算拓寬逢甲路(今西門路一段)改善交通,加上小西門喪失文化資產資格,要拆除小西門。但在1969年成功大學校長羅雲平的爭取下,小西門在1970年於成大建築系的幫助下遷至成大光復校區,成為成大的地標之一。

  雖然城門已經離開,但城門周圍的人事物依然影響的臺南,而成大與小西門之間的故事,也串起了另一段成大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