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溯台南

踏溯台南

文學院 通識教育課程

回眸建城300鎮北坊的軍屯官防民生

路線介紹

  •     台南市北區坐擁豐富歷史與文化底蘊,擁有獨特的人文風情,其中,鎮北坊文化園區更是早期行政官署與軍事重鎮,區域內擁有豐富古蹟群

        鎮北坊文化園區以北門路以西,西門路三段以東,成功路以北,公園北路以南範圍,在清領時期是行政官署與軍事重鎮,且區域內寺廟古蹟相當豐富,有開基玉皇宮、大觀音亭、烏鬼井等;近年來則有許多熱門的休閒娛樂場所興起,像是台南公園、山海圳綠道、小北成功夜市、小北觀光夜市及知名的台南花園夜市等。

        清領時期,鎮北坊因把守出入要地,設有不少軍、公家單位,如:台灣縣署、鎮總署、左營、城守營‥‥等幾乎全在此區,街道名稱也由於官兵的出入而產生了總爺街(今為崇安街)、大銃街(今為自強街)等較為剛毅的街名。又由於此地為交通要地,往來的貨物往往在此集散,因此又有米街、豆仔市等市集產生,隨著漢人來此定居、開墾,民間宗教信仰的寺廟也一一出現。

        清朝時,府城由於地形陵谷起伏,易有盜賊入侵,因此街坊多造成丁字形、工字形或階梯形,以阻擋敵人攻勢,並方便防禦。總爺街是當時的重要街坊之一,即是採兩端路口各建一座土地公廟以守護街坊的方式而成的街道。位於街頭的頂土地公廟建於清乾隆年間,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不過現今的樣貌為民國82年重建時的新貌。頂土地公廟的前身為總鎮署周圍的大營盤城兩側轅門所奉祀的土地公祠,算是官方設立的廟宇,每逢初一、十五,文武衙門都要在此祭拜土地公,由神帶相帽與廟頂翹脊,可以看出它的廟格甚高。在總爺老街兩旁,仍保有一些傳統店屋。根據當地耆老表示,總爺街的地理屬「蜈蚣穴」,頭部的位置在頂土地廟,尾端在下土地廟,頂土地廟兩側V字形街道就是蜈蚣的鬍鬚,蜈蚣的36隻腳就形成本地36戶富商,古稱「九萬二十七千」,意思就是有9戶有萬貫家財,27戶是千銀百兩階級。在當時,沒有三兩三可是住不起這條街。(崇安街、北華街71巷交叉口∕台南公園斜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