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溯台南

踏溯台南

文學院 通識教育課程

五條港的水神與郊商

路線介紹

 

接官亭石坊與風神廟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清領時期,來臺官員自廈門出發,歷經風波險惡的黑水溝後,身心俱疲地抵達台江內海,然後轉搭小船進抵府城。為使履新官員抵臺後能接風洗塵,卸任準備離臺之官員有一等候船隻的歇腳亭,據說乾隆四年(1739年)臺灣道鄂善乃興建接官亭於府城大西門外安瀾橋旁的南河港右側;初建有四進(一屋一天井為一進),分別為大門、官廳、風神廟與大士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重修風神廟,因接官亭地處府城門戶,故特建一石坊於風神廟前,以壯觀瞻。原風神廟後方所有殿舍及公館,於日治時期的大正七年(1918年)拆毀,大正十三年(1924年)經當地士紳集資重建而成今日之風神廟。

2013年9月,照明設計師周鍊將接官亭與風神廟結合,打造出光之廟宇,以光影展現古蹟風華,讓這間具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廟宇獲得更多關注。可惜2016年2月高雄美濃大地震,將日治時期所建之石造鐘樓震垮,鼓樓結構亦受損,為安全考量,拆卸全廟結構進行大整修,預計2018年底完工。屆時將可重睹古蹟一新之風貌。